
我們小組最近換了組長,叫林知夏。
她第一天報到時,穿著一身剪裁得體的西裝外套,帶著微笑走進會議室。整個辦公室卻靜了幾秒。因為誰都知道,她是經理的朋友介紹進來的。
「應該是靠關係吧。」有人私下說,「這種年紀怎麼可能直接當組長?」
我沒有說話,但心裡也有些質疑。她看起來文文靜靜,手裡拿著筆記本,聽我們報告時只輕輕點頭,沒多做評價。整整一週,她都在觀察、傾聽,很少插話。
直到那個案子出問題。
我們的主要客戶突然退案,導致整體時程卡住、損失一筆預算,主管發火,會議氣氛一度降到冰點。老員工都不敢開口,怕一講錯就被推責任。
這時,她站了出來。

「這不是誰一個人的問題,而是流程的漏洞。」她把整段溝通流程整理成圖表,畫出責任分布與問題點。接著她提了一套重整方案,甚至連後續補救客戶信任的話術都草擬好了。
全場安靜了幾秒。
連部門副理也點頭:「這個方向可以,照她的方法試試看。」
接下來的兩個月,她幾乎每天都留到最後一個離開,幫大家跑數據、改簡報、協調設計與業務之間的意見。她不擺架子,也不搶功。只說:「我們是團隊,有問題就是一起扛。」
有一次我問她:「你明明是組長,幹嘛自己跑去找廠商談?」
她笑著說:「因為我去,他們才會願意聽你們下一次的提案。」
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了——她不是想讓人知道她厲害,而是想讓大家能站得穩。
三個月後,那個被認為「靠關係進來」的林組長,不但把失去的客戶拉回來,還幫公司簽下一個新的大單。原本冷言冷語的同事,開始主動找她討論方向。有人說:「她比誰都拚。」
而我,從一開始的懷疑,到後來打從心底佩服。
不是因為她的頭銜,而是因為她證明了:
真正的實力,不需要靠聲音大來證明,而是每一次危機都能穩穩接住。
我們後來開玩笑說:「這麼會做事的組長,根本是公司派來救火的女超人。」
她只是笑笑地說:「我是來把火熄掉,不是來看誰被燒掉的。」
那一刻,我們都知道,她早就不是外人了。
發佈留言